图注:在开始厄洛替尼治疗两周后,胸部x光片显示肺转移灶的大小明显缩小(a,b),而在70天时的胸部CT扫描显示多个肺转移灶的大小缩小,评估为部分反应(c,d)。
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经NGS检测未发现基因改变,而采用FISH检测EGFR扩增(拷贝数4.3)仍然明显。在研究性治疗和替吉奥(S-1)单药治疗出现进展后,患者主诉四肢麻木。头部的对比增强T1加权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小脑叶回和脑沟的轮廓呈弥漫性软脑膜对比增强,并且蛛网膜下腔内有多个沉积物,而脊柱的MRI显示沿着小脑叶回的轮廓呈结节状增强。因此,该患者被诊断为癌性脑膜炎,并开始服用奥西替尼(80mg/天)。第1天体重46kg,体表面积1.m^2。ECOG评分为2,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数据基本正常,除了1级低钠血症。麻木症状迅速缓解,到第14天她的PS已改善至0,颅外病灶达到PR。治疗第29天,MRI显示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完全缓解(CR)。图注:奥西替尼治疗前(a)脑和脊髓磁共振(增强,t1加权成像)显示癌性脑膜炎(箭头),治疗开始后29天病情明显好转(b)。然而,与基线(c)相比,在开始奥西替尼治疗后55天,CT显示肺部病变的大小减少(d)。
在奥西替尼治疗期间对肺转移组织进行了重新活检,基因组分析显示,内含17~25的EGFR-KDD,以及TP53R65fs*58、FGFR4RQ、ATRXRG和VEGFASF突变。奥西替尼总的有效时间为14.5个月,随后的头部MRI随访显示脑转移进展,改用阿法替尼治疗,医院,继续阿法替尼治疗1个月,但出现临床进展,表现状况恶化。随后,患者接受了最好的支持性治疗,并在接受阿法替尼治疗两个月后死亡。从开始使用卡铂培美曲塞方案进行一线治疗开始,患者的总生存期(OS)为44个月。结论总之,本文报告了一例EGFR-KDD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两种EGFR-TKIs有显著的反应;癌性脑膜炎经奥西替尼治疗后完全缓解。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EGFR-KDD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