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佳县乡村教师张万明不忘初心扎根乡土育
TUhjnbcbe - 2021/1/1 18:49:00

(本台记者谢妮妮崔瑞妮)他扎根乡村38年,以校为家,日夜守护着山里的孩子,把知识和爱传递给他们;他为了让村里的娃娃上学“一个都不能少”,垫付全部积蓄修学校,却留下终身遗憾,他是留守学生心中父亲般的守护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佳县程家沟希望小学校长张万明,倾听他不忘初心,扎根乡土育桃李的故事。

“你是不是感觉到自己也很不完美?其实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并不奇怪,重要的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这是张万明正在给孩子们上的“开学第一课”,虽然已是一校之长,但38年扎根农村、“一人一校”的工作经历,让他早就习惯了负责所有课程教学和后勤事务。年,接任程家沟希望小学校长,对他来说只是又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回忆起初到学校时的景象,张万明告诉记者,当初的教室地板是砖的、门窗是钢窗,基本上已经破旧不堪了,孩子们的状态则是有种失落感。看到这样的情景他从内心中感到心痛,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以父母之心做教师,以父母之心办学校。

张万明雄心壮志还没来得及开始张罗,程家沟希望小学就要被撤点并校了。看着孩子们有些失落的眼神,张万明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了。“想尽一切办法,找领导、找主管部门,到处呼吁程家沟小学不能被撤,我的诚心打动了领导。”张万明说。

学校总算是保住了,但是不容乐观的生源状况又成了办学面临的最大问题。张万明想通过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吸引更多的适龄儿童来上学,修建幼儿园、翻新教学楼很快被提上了日程,在资助的资金还未到位时,张万明把自己辛苦积攒下来的七万元垫付到正在施工的工程中,就在这个时候,张万明家里突发状况急需这笔钱,这样的不凑巧也给张万明和整个家庭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在修建幼儿园的过程中,张万明的孙女得了急性脑膜炎需要转院,但当时家里存款已经垫付到学校,和村里的亲友筹医院,可是已经太迟了。孙女从生病到离开人世仅仅七天时间,张万明又一次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所学校办起来,否则就是对不起家人。

张万明把对家人的愧疚换化成坚守的动力,但是一个新问题又摆在了他面前。由于程家沟希望小学所在的村子是一个搬迁村,来这里读书的学生五分之四来自邻村,其中不少孩子因为租不起房,不得不选择辍学。看着不断减少的学生,张万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必须帮助这些外来特困留守儿童监护人解决住宿难题。从年到年,张万明多方奔走,终于在宋庆龄基金会争取到了宝贵的资金,帮助学校个特困孩子解决了“住宿难、上学难”的问题。

张万明一件一件解决着他想得到能让学生安心上学的事。现在,学校教室宽敞明亮、操场设备齐全,条件越来越好,程家沟希望小学也成为全县最大的农村完全小学。而如今学校里70%的留守儿童,依然让张万明放心不下。

今年五年级的徐丹丹和弟弟徐雨成,因为父母失联,只能跟年迈的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学校离家又有二十五公里的路程,每周五送寄宿的姐弟俩安全坐上回家的车,已经成为张万明雷打不动要做的一件事。

寒来暑往,在张万明的带动下,程家沟希望小学已经有25名教师,他们有的日复一日往返于山路间,有的放下了大城市的繁华,也有像张万明一样,以校为家日夜守护着山里的孩子。

榆林市佳县程家沟希望小学支教教师邱超:最开始只是想过来看一看,看到张老师这么用心地为孩子们做事就想着留下来做一年(支教教师),可一年之后看到,张老师岁数那么大了还是每天最早到、晚上最晚(睡觉),就留到了现在,已经第三年了。张老师就是特别简单的人,简单到一心只为孩子。

榆林市佳县程家沟希望小学副校长崔红霞:大事小事都要找校长处理,一个主心骨,觉得他更多地像一个长辈,就是会引领你前进。

榆林市佳县程家沟希望小学校长张万明: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感觉到他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于张万明来说,这便是最幸福的事。三十八年,张万明从扎根基层的有志青年,到不忘初心的暮年坚守,他把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乡村教育。此时的他,仍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用自己的真心真情,照亮着孩子们未来的前程。

欲了解详情,

1
查看完整版本: 佳县乡村教师张万明不忘初心扎根乡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