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在实验室授课,医院的紧急电话,说我女儿和女婿遭遇了车祸。
医院,发现女儿躺在急诊室,一根竹签从她的喉咙直插大脑,全身是血。
她一动不动,手无力地垂在床边,皮肤苍白而冰凉。
护士们正在为她盖上白布。
我感到一阵眩晕,仿佛被重拳击中,头脑一片混乱。
急诊医生试图与我交谈,但我完全不见他的声音。我全身颤抖,思维一片空白。
医生扶着我,稳住我的身体,等我稍微平静下来后,他告诉我,竹签刺穿了她的颈动脉,导致她大量失血,送来时已经生命垂危,细菌还引发了颅内感染,导致化脓性脑膜炎。
他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那一刻,我感到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崩塌。
医生还告诉我,女儿已经怀孕大约三个月。
我震惊地愣住了,我竟然不知道女儿已经怀上了孩子。
女婿听到医生的宣告,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他只是受了轻伤,左臂骨折和几处擦伤而已。
我冲上前,一拳打在他脸上,怒不可遏地质问他是怎么开车的!
「她已经怀孕了你知道吗!」我的声音变得尖锐。
他没有还手,只是默默承受。
最后是警察介入,将我们分开。
他们是接到事故报警后赶到现场的。
「请您冷静一下。」警察将我拉到一旁,试图安抚我的情绪,同时对女婿进行了询问。
「你是潘思广,对吧?我们接到报警称,在怀昌路与景园路交叉口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你驾驶的轿车与一辆货车和一辆电动车发生了碰撞,请你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潘思广垂着头,声音低沉:「我开车去接欣欣下班,路上她看到有卖糖葫芦的,说她想吃,我就靠边停车让她去买。她回来后开始吃糖葫芦,我分心了,因为那时候路上车辆很多。在过路口时,一辆送外卖的电动车突然冲过来,我本能地踩了刹车并打方向避让,然后听到她尖叫,我吓坏了,接着就撞上了旁边的货车。」
「我被猛烈地撞击到车窗上,左臂剧痛,我急忙看向欣欣。」
他的声音开始颤抖,泪水涌出:「我看到了……看到她满脸是血,糖葫芦的签子从她嘴里直穿进去,插得那么深。签子那么长,外面几乎看不到多少,太恐怖了…」
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悲痛,捂着头痛哭:「都是我的错,我为什么没有好好看着她,是我害了她。」
我身体的每一根神经都在颤抖,心脏剧烈地收缩,我再也无法继续聆听。
我那宝贝女儿,我从未让她承受过任何苦难,却在生命终结的时刻,遭受了如此巨大的痛苦。
我甚至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
我不敢想象,她离世时是否感到恐惧?她是否在坚持等待我的到来?
每当这个念头浮现,我便感到窒息。
我几乎无法回忆起这三个月是如何度过的。
我的头发仿佛在一夜之间变得花白。
短短三个月,我仿佛老了十岁。
作为一个失去独子的老人,似乎永远无法走出这个阴影,活得越久,绝望感就越深。
因为我实在不明白,自己为何还要继续活下去。
警方根据潘思广的陈述,调取了当时的路面监控,并检查了他车上的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清晰地记录了事发时车内的对话。
欣欣看到路边有卖糖葫芦的,便主动提出要去购买。
道路监控也证实了,欣欣买了糖葫芦回到车上,随后车辆沿着怀昌路行驶至景园路的交叉口等待红灯。
当绿灯亮起,车辆开始启动,同时右侧的电动车试图强行并入车道。
一切都与潘思广所说的完全一致。
他为了避开电动车而急转方向,结果撞上了旁边的货车,电动车同样未能幸免,也撞上了他们。
这只是一场不幸的交通事故。
2,
女儿安葬后,我去了一趟她的房子。
她婚后与潘思广一同搬进了我为她购置的新居。
我轻轻敲了敲门,开门的是潘思广,他满脸胡须,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悲伤,看上去像是已经很久没有合眼。
「我得整理一下欣欣的遗物。」我轻声说。
前日,我已向他提及,想要带走一些纪念品。
他微微颔首:「东西都放在卧室了。」
他似乎想要协助我,但当我瞥见他手臂上的绷带时,我轻叹了一声:「还是我自己来,你先去休息吧。」
他未发一言,静静地离开了房间。
我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他虽非杰出之人,但对欣欣一直呵护有加,两人的婚姻生活也算和谐。
在处理后事时,他不辞辛劳。一次深夜,我突然醒来,想去灵堂与女儿对话,却意外发现他跪在灵堂角落,默默地擦拭着眼泪。
他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他失去了妻子和女儿。
与我一样。
因此,当警方通知我,经过调查确认,欣欣的去世是一场交通意外,且主要责任在于违规超车的电动车,他们建议不追究潘思广的责任,但需要征求我的意见,询问作为家属的我,是否愿意宽恕,是否愿意签署谅解书。
我最终选择了宽恕。
我签署了谅解书,尽管我的情感上可能永远无法真正释怀,但在内心深处,我也明白,这一切并非他的过错。
而且,我的女儿也不会希望他因此受到惩罚。
我将女儿的常用物品收入包中,然后从文件盒中取出户口本和一些文件。
文件盒里还有欣欣小时候的疫苗接种记录本,我轻轻抚摸了一下封面,然后翻开查看。看了一会儿,感觉记录有些异样,我翻到姓名页,发现原来是潘思广的,便将它放回原位。
就在这时,文件盒深处的某物突然吸引了我的注意。
那两份文件,是保险合同。
潘思广和欣欣互相投保了重大疾病险,以防万一生病时,有资金可以治疗。这是警方曾经透露给我的信息。
由于这是家庭常见的保险,我并未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