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探案丨化疗患者的热病,一针穿出个黎明
TUhjnbcbe - 2025/3/11 2:2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原创钱奕亦金文婷等SIFIC感染视界

作者:钱奕亦金文婷马玉燕

审阅:胡必杰潘珏

一、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46岁,江苏人,-12-06医院感染病科。

主诉:发热伴头痛10天。

现病史:

-06确诊套细胞淋巴瘤(AnnArbor分期IV期B组,MIPI评分1分),化疗5周期,方案:苯达莫司汀mgd1-d2+汉利康mgd1+奥布替尼mgqd。

-11-26受凉后出现鼻塞,自觉发热,未测体温;伴前额部针刺样头痛,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皮疹关节痛等,自服退热药,头痛反复。

-11-28第6次化疗前随访,血常规:WBC2.15X10^9/L,N#0.4X10^9/L,CRP5.1mg/L,PCT0.09ng/mL,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升白。当晚再次发热伴鼻塞,Tmax38.2℃,血培养(-),予莫西沙星、头孢唑肟抗感染后体温降至37.8℃,自觉症状好转,复查WBC正常,完成化疗后出院。

-12-03仍有发热Tmax38.5℃,伴头痛,程度剧烈,影响睡眠,医院行头颅CT未见异常。予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无好转。

-12-05遂至我院门诊查WBC17.47X10^9/L;N92.2%;CRP81.5mg/L;头胸腹盆腔CT:两肺下叶少许慢性炎症;腹腔和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肝脏慢性改变,脾稍大。予美罗培南抗感染,发热、头痛无改善。12-06为寻找发热头痛原因收入我科。

二、入院检查(-12-06)

T38.8℃,P84次/分,R20次/分,BP/76mmHg

神志清晰,精神欠佳。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心瓣膜区未见杂音。腹软无压痛,脑膜刺激征(+),颏胸距3指。

血常规:WBC10.45X10^9/L,N86.3%,L2.8%;

炎症标志物:CRP91.8mg/L,ESR30mm/h,PCT0.16ng/ml;

生化:ALT/AST16/18U/L,Alb40g/L,肌酐55μmol/L;

T-SPOT.TB:0/0(阴性/阳性对照:0/75),G试验、CMV-DNA、EBV-DNA均阴性;

细胞免疫检查:CD4+/CD8+0.5;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80cells/uL;

自身抗体及肿瘤标志物:均阴性。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中年男性,淋巴瘤化疗患者,急性病程,发热伴头痛10天,病程中出现一过性粒细胞缺乏,炎症标志物升高,头胸腹盆CT未见明显异常,T-SPOT.TB、G试验阴性。经验性抗细菌效果不佳。综合目前资料,考虑诊断如下: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以发热伴头痛为主要症状,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胸腹盆CT未见明显病灶,血培养阴性,需警惕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病原体考虑如下:

病毒:病毒性脑膜脑炎起病急,脑脊液压力轻度升高,白细胞轻度升高,生化可基本正常。患者发热伴头痛10天,抗细菌无效,需考虑病脑可能,入院后完善头MRI、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病毒抗体+DNA、mNGS明确。

细菌:化脓性脑膜炎,急性起病,毒性症状明显,外周血WBC及炎症标志物升高显著,脑脊液可见多核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伴高蛋白、低葡萄糖。患者一般情况尚可,无寒战等毒性症状,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抗细菌效果不佳,不符合典型的化脑,入院后完善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脑脊液细菌涂片及培养、mNGS进一步寻找病原体。

隐球菌: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多见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可伴鸟类或鸽粪接触史,头痛剧烈,颅压升高明显,外周血WBC和炎症标志物升高不明显。该患者为肿瘤免疫抑制状态,急性起病,伴剧烈头痛,抗细菌无效,应警惕隐脑可能,入院后可行血隐球菌荚膜抗原、腰穿、脑脊液墨汁染色、隐球菌荚膜抗原、真菌培养等进一步明确。

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多为慢性起病,则以单核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和脑脊液蛋白明显升高为特点,颅压升高明显,该患者为免疫低下状态,需警惕结核感染,但患者起病急,T-SPOT.TB阴性,胸部CT未见结核病灶,为不支持点,入院后可完善腰穿脑脊液行常规、生化、ADA、Xpert、涂片找抗酸杆菌、分枝杆菌培养等进一步鉴别。

2、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基础为套细胞淋巴瘤,目前化疗中。出现头痛症状需要考虑淋巴瘤CNS侵犯可能。但患者化疗效果可,套细胞淋巴瘤CNS侵犯较少见,此次起病急,该诊断可能性小,行腰穿完善脑脊液脱落细胞学及头颅增强MRI以排除。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12-06完善血培养、血mNGS,行头颅MRI平扫:脑内散在亚急性梗塞灶可能大;

-12-07行腰椎穿刺,颅压mmH2O,脑脊液常规+生化:WBC个/mm3,多核细胞49%,单核细胞50%;蛋白0.66g/L,葡萄糖2.1mmol/L,ADA:3.0U/L;找隐球菌(墨汁染色)阳性;脑脊液隐球菌荚膜抗原试验:阳性,1:40;脱落细胞学阴性。脑脊液行细菌、真菌、分枝杆菌培养及mNGS,并将1ml脑脊液注入血培养真菌瓶行液体增菌。

-12-07血隐球菌荚膜抗原试验:阳性,1:;考虑隐球菌脑膜脑炎;予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mgqdivgtt(50mgD1/mgD2/mgqdD3-D9)+氟胞嘧啶1.5gqidpo诱导治疗,辅以甘露醇降颅压、心电监护以及补钾治疗。

-12-07血mNGS回报(12-06送检):阴性。

-12-10脑脊液mNGS(12-07送检):检出新型隐球菌,种严格序列数23条;脑脊液1ml注入血培养真菌瓶(12-07送检):阳性,菌种鉴定为新型隐球菌。

-12-11血培养回报(12-06送检):阴性;

-12-12脑脊液真菌划线培养:新型隐球菌(野生型)。

-12-14患者体温平,头痛逐渐减轻,复查腰穿,颅压mmH2O,脑脊液生化+常规:WBC35个/mm3,蛋白0.72g/L,葡萄糖3.1mmol/L,脑脊液找隐球菌(墨汁染色)阳性;脑脊液隐球菌荚膜抗原试验:阳性,1:10;血隐球菌荚膜抗原试验:阳性,1:80;脑脊液真菌培养阴性(12-29报阴)。甘露醇逐渐减量(12-07~12-mlq8h→12-10起mlq8h)。

-12-18复查头MR增强:脑内、脑干、脊髓多发病灶,考虑感染(左侧丘脑、右侧基底节区、双侧大脑皮层下、侧脑室周围及双侧小脑见多发点片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大部分病灶不均匀强化,延髓、脊髓内亦可见强化灶)。

-12-22复查腰穿,颅压mmH2O,脑脊液常规+生化:WBC28个/mm3,蛋白0.66g/L,葡萄糖3.0mmol/L,找隐球菌(墨汁染色)阳性;脑脊液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1:5。血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1:10,停甘露醇。

-12-25抗感染降级为:氟康唑mgqdivgtt+氟胞嘧啶1.5gqidpo,体温平,无头痛。

-12-30出院,继续氟康唑mgqd+氟胞嘧啶1.0gqid(因白细胞计数偏低调整剂量)口服。

-01-14查氟康唑谷浓度:30.4mg/L,继续氟康唑mgqd++氟胞嘧啶1.0gqid口服;

-03-11随访头颅MR增强:部分病灶缩小,强化消失;复查腰穿:颅压mmH2O,脑脊液常规+生化:WBC2个/mm3,蛋白0.52g/L,葡萄糖3.7mmol/L,涂片找隐球菌(墨汁染色)阴性;脑脊液隐球菌荚膜抗原阴性;血隐球菌荚膜抗原阴性;氟康唑谷浓度:37.4mg/L,因疫情原因未及时门诊随访调整剂量。

-04-10医院调整为:氟康唑mgqd+氟胞嘧啶1.0gqid,-5-26查氟康唑药物谷浓度:25mg/L。

目前治疗已满6月,规律随访中,监测脑脊液及头颅影像学较前改善。

体温变化及用药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后诊断:

隐球菌脑膜脑炎

套细胞淋巴瘤

诊断依据:

中年男性,淋巴瘤化疗中,发热伴头痛10天,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炎症标志物升高,经验性抗细菌无效;头增强MRI见脑内、脑干、脊髓多发病灶;血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1:,腰穿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脑脊液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1:40,涂片找隐球菌阳性,培养见新型隐球菌生长,mNGS检出新型隐球菌核酸序列,予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氟康唑及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后体温平,头痛缓解,随访脑脊液相关指标持续好转,隐球菌荚膜抗原滴度下降至转阴,真菌培养转阴;故隐球菌性脑膜脑炎诊断成立。

既往套细胞淋巴瘤,诊断明确。

六、经验与体会

免疫低下患者的感染,尤其是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在肿瘤科、血液科及移植科甚为常见。主要感染部位为肺、血流等。此外需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案丨化疗患者的热病,一针穿出个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