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回顾残疾光棍收养弃婴,23年后被起诉要求
TUhjnbcbe - 2024/7/28 17:07:00

年4月,一辆警车缓缓停在了村民方崇财的家门口。两名法警从车上下来,手中拿着广安市人民法院的传票,径直走向方家的大门。

这一幕迅速在村里传开,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方崇财竟被自己养女小芳告上了法庭!这消息让村民们难以置信。

方崇财,今年54岁,是四川广安市前锋镇的一位普通村民。他虽然有些精神障碍,但为人和善、老实本分,从未与人结怨,也没有任何经济纠纷。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人,怎么会成为被告呢?

凡事必有因果,这一切还得追溯到23年前。

年10月的一个早晨,秋风萧瑟,黄叶飘零。31岁的单身汉方崇财随便啃了几口馒头,喝了点剩饭,就像往常一样出门拾粪。当时化肥少见,农民们多用牲畜粪便来施肥,因此街上捡粪的情景并不少见。

那天,他刚出门就看到乡亲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好奇心驱使他放下粪桶凑过去看看究竟。

只见人群中央,一个30多岁的男人跪在地上,不停地向周围的人抱拳作揖,声音带着哭腔:“各位大爷、婆婆,大哥、大嫂,各位乡亲,你们谁发发善心,把这个小女娃抱去养吧,让她有条活路。”

当时农村重男轻女现象严重,人们都想要男孩而忽略女孩,再加上超生需要缴纳罚款。如果头胎是女孩,二胎还是女孩,而家庭又希望有个男孩,那他们只能选择背井离乡或将孩子送人甚至遗弃。

眼前这个男人衣衫褴褛,小婴儿裹着旧褥子,很显然是因为无力抚养才决定将孩子遗弃。

果然,那男子说家里已经有三个孩子,仅凭自己的劳力根本无法养活,所以才忍痛把出生仅七天的小女儿带到这里,希望有人愿意收养。

听说是个女婴,在场的乡亲们都摇头叹息表示没兴趣收养,并感慨这孩子命苦。

就在此刻,老生产队长开口了。在60、70年代,生产队长权力很大,可以决定社员报酬高低,还负责分配工作。

因此,他习惯性地高高在上,即使改革开放后权力减弱,这种脾气也没改。而且他平日对光棍汉方崇财颇为刻薄,经常调侃训斥他,每次碰面都不会放过机会取笑他。

这次,他笑嘻嘻地对方崇财说道:“崇财啊,我看这女娃跟你有缘,不如你收养吧,不费力就能当爹,多划算。”

听他这么一说,在场的乡亲们也跟着起哄:“就是啊,你要了这个女娃,我们队长还能帮她办户口呢!”

一直沉默不语的方崇财终于开口问道:“队长,你真的能给她办户口吗?”

队长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当然管!”“好,这娃我要了!”方崇财突然冒出这句话,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他从那中年男人手中接过婴儿,迈着一连串的小步子朝家走去。

村民们看着方崇财逐渐远去的背影,又开始低声议论起来,话锋直指队长,说他太不厚道,是“坑了女娃”。

他们这么说并非毫无根据。表面上看,方崇财与常人无异,但实际上,他是个残疾人。

70年代初期,我国爆发了一种原因不明的脑炎,这种流行病遍布全国各地。年出生的方崇财,在9岁时不幸感染了脑膜炎。

由于家庭贫困,无力医治,方崇财留下了后遗症,不仅听力受损,智力也大打折扣,成了一个残疾儿。

更糟糕的是,方崇财的大脑时而清醒时而混乱,有点类似间歇性精神病。清醒时,他还能做些简单的工作;犯病时,只会乱叫乱跑,甚至无法自理生活。

将襁褓中的女婴交给这样一个经济上不能独立、生活有时候都难以自理的人,其未来命运可想而知。因此,村民们私下里纷纷骂队长缺德。

尽管如此,没有人试图阻止。一方面,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收养女婴,总比把她丢在田间地头要好;另一方面,他们知道,有个人不会同意方崇财这么做——他的老娘。

早年丧夫的老太太辛苦抚养两个儿子成人,大儿子方崇前已经成家。当她看到痴呆的小儿子抱着一个女娃回家时,气得肺都快炸了:

“你这个傻瓜,自个都活不下去,还要养孩子,你疯了吗?赶紧把娃送回去!”

然而,小儿子却充耳不闻,只是紧紧抱住女婴,没有任何放弃的意思。

老太太无奈之下,只能让大儿子来劝说。然而,无论哥哥怎么苦口婆心地劝导,说得口干舌燥,方崇财就是铁了心,不为所动。

不仅如此,他还更加用力地抱紧怀里的女婴,好像生怕别人抢走似的。

见状,老太太只得妥协。其实,她也舍不得把孩子放回去,那样的话孩子恐怕凶多吉少,相当于害了一条小生命。

就在这时,村书记出现了。他非常认真地对老太太说:“你现在腿脚还方便,可以帮忙照顾这个孩子,再过几年你动不了了,她也长大懂事,会孝顺老人。”

“是啊,你们对她有恩,她长大后肯定不会嫌弃方崇财,这等于白捡了个女儿,还有人养老呢!”村里的会计也附和道。

听到这些话后,老太太觉得有道理,不再反对,从忧愁转为喜悦。

于是,在这个家庭里,多了一名新成员——小芳。村支书积极奔走,为小芳办理户口,将户主与小芳关系写成“养女”。

既然决定收留孩子,老太太就视她如亲孙女般疼爱,为她取名“小芳”,一把屎一把尿悉心照料。

而方崇财,更是如同得到宝贝,每天数次来到婴儿身旁,把她抱在怀里转圈,一边走一边哼唱,为自己的“女儿”唱起欢快的小曲。方崇财每天的生活中,给孩子换洗尿布、喂面汤成了他不可或缺的任务。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喂奶粉呢?

一袋奶粉价格不菲,根本负担不起。方崇财的劳动能力有限,没有稳定收入,买得起小米粥和面汤已经算不错了。

因此,小芳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经常生病,免疫力低下。

这样也行不通,最终省下的钱都花在医药费上。

于是,老太太和儿子决定节衣缩食,为小芳买豆奶粉。虽然豆奶粉营养不如奶粉,但在当时农村已是奢侈品。每次喂完小芳后,方崇财都会把碗舔得干干净净,连包装袋都舍不得扔,那“奶香”实在诱人。

因为方崇财精神状况异常,大部分时间都是他照看孩子,而晚上则由奶奶接手。

即便如此,他夜里也会醒来几次,到母亲屋里看看小芳是否饿了或者踢被子着凉。

白天,当小芳睡觉时,方崇财也没闲着,不是在田间地头忙活,就是挖红薯、掰玉米,一边干活一边哼唱,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村里人都说,自从有了女儿以后,方崇财变得精明能干起来,做事也更加卖力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方崇财和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小芳像雨露滋润的小苗一样茁壮成长。

十年光阴飞逝,当年那瘦弱的小婴儿,如今已变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每天“奶奶”、“爸爸”叫个不停,让母子俩心花怒放。

邻居们看在眼里,也替他们高兴,都说老天眷顾,让这一家过上了清贫但幸福的日子。

然而,小芳11岁那年的秋天,这份平静被打破了。

剩余53%未读最低0.48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顾残疾光棍收养弃婴,23年后被起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