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无止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荨麻疹的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一、总则

(一)目的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对病人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二)制定依据

依据年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应急组织体系的职责及成员

(一)领导小组

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组织、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成立以院长为首的院内感染领导小组,加强本单位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管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病房护士站,席海霞任办公室主任,薛兆利任副主任具体负责院内感染每年制度建立、培训及院内感染督导检查。

三、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监测、预警与报告

(一)监测

1.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病区监控医生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医院感染管理科。

2.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科室确定责任人,每日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交接等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或监控护士报告,并立即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预警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监测信息,按照暴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预警。

(三)报告

医院内报告程序:

1、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第一时间上报院内感染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立即向分管院长汇报,分管院长上报院长(法人代表)。

2、医院内可越级上报。

3、院长确定上报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疾病控制部门的时间及内容。

4、医务科、护理、门诊、药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根据各自医院感染暴发控制工作中,做到规范化管理,分工明确,快速反应,工作人员到位。

5、在医院感染暴发中,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报告责任人,在医院感染委员会直接领导、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医院感染暴发控制具体工作。

6、报告程序:

(1)如医院发生5医院感染暴发或3医院感染暴发时,应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2)如医院发生5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时,由县卫生局行*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3)如医院发生10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医院感染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县卫生局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州级卫生行*部门。州级卫生行*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厅。

(4)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感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医院采取的控制措施等。

(5)医院感染暴发属法定传染病时应按照传染病报告程序上报。

7、医院各相关处室及有关科室应当积极配合各级各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工作的调查及督导,及时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

8、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应及时上报,不瞒报、缓报和谎报;如出现以上不当行为,应追究各级各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9、医院医院内做出初步评价后上报各级卫生主管部门。

四、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终止

(一)应急反应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感染暴发事件后以最快的速度,时间不得超过30min,赶赴事发现场进行初步证实。

1.初步证实

1)初步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若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或计算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病区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初步证实医疗废物伤害、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院内报告

1)医院感染管理科经初步证实后,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向值班院领导或分管院长汇报,并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提出是否启动应急处理措施的建议。Ⅰ级突发事件立即报告;Ⅱ级突发事件10min内报告;Ⅲ级突发事件30min内报告;Ⅳ级突发事件24小时内报告。

2)值班医院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医院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情况决定是否成立应急指挥部。

3)应急指挥部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级别,督促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并评估应急处理效果。

3.应急处理

1)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

(1)指导医护人员根据暴发事件的性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2)开展感染病人的救治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必要时隔离疑似病人或暂停接收新病人。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4)做好现场控制、消*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和排泄物等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

(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6)做好暴发发事件的信息报告。

(7)确诊或疑似传染病人按规定及时转诊传染病院。

2)医疗废物伤害、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

(1)指导医护人员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处理原则,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理措施,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止污染扩大。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时,消*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

1)院外报告程序

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卫生局医*科、县CDC疾控科和县环保局污染控制科。

2)院外报告时限

Ⅰ级:应在2小时内向卫生局和县CDC报告。

Ⅱ级: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局和县CDC报告。

Ⅲ级:应在48小时内向卫生局和县环保局报告。

Ⅳ级:应在24小时内向分管院长报告。

(二)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要符合以下条件:暴发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五、善后评估

(一)效果评价

事件结束后,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有关人员对暴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根据事件分级医院领导和(或)上级部门。

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紧急报告程序;1、医院暴发流行趋势时,经治医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长报告,并立即填表医院感染管理科;2、科室在短时间内(一周)发生3例以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发生特殊病原体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医院感染;科室应以最短的时间(2小时)医院感染管理科/院总值班报告(上班时间报院感领导小组、医院总值班);3、院感领导小组接到科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向医务科等相关部门通报;4、院感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感染调查及监测工作;5、医院感染暴发应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在12小时内报告县卫生局及县区疾控中心报告。6、医院感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

三、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措施:1、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积极开展调查,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可能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2、科室应根据确定或初步确定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并对处理措施进行持续监测。当感染源和感染途径不明确时,可以针对可能的感染源和感染措施,在不停止调查的同时,采取比较广泛的控制措施,并根据调查结果不断修正评价。3、积极救治患者,实行感染病人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同时保护易感人群,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4、协助疾控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5、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病原体污染场所消*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进一步交叉感染和污染。6、及时向当地卫生行*部门和疾控部门报告事件进展情况。7、做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

本预案.01.01执行

编辑:李静利

排版:王艳会

审核:杨振南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