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科普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常识及防治知识 [复制链接]

1#

1.脑膜炎的概念: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婴幼儿发病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大规模接种疫苗的地区,成人发病较高。流脑的高发季节为冬春季节。
  2.脑膜炎表现:脑膜炎是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发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4天左右。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本病病死率较高,另外10-20%的存活者将长期留有后遗症,如智力障碍、听力损伤等。
  3.脑膜炎传播:流脑通过呼吸道传播,病菌对抗生素敏感,一般开始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就不再有传染性。个体抵抗力下降,上呼吸道感染,吸烟,居住生活环境拥挤等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4.脑膜炎的预防:一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打喷嚏、咳嗽时使用手帕,不直接面对他人等,可以减少传播、感染的机会。二是改善居住、工作环境的拥挤状况,并经常通风换气,特别是幼儿园、学校、工地等人群聚居地区。三是接种疫苗。我国目前有两种疫苗,分别针对A群和A+C群,疫苗安全有效,保护效果也较好,可以到县疾病控制机构咨询接种疫苗相关事宜()。四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出现临床表现后,医院就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防止死亡。五是保护接触者。出现病例后,对家庭成员、医护人员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发病迹象(发热),即应进行治疗,以免延误。

来源:阿瓦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李曼

编审:宋凯旋

终审:董志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