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是黑色电影史上的一个标杆,一部令人回味无穷的经典之作,而且是一部“反常”的黑色电影。“反常”是因为卡罗尔·里德抛弃了“黑色电影”中的“蛇蝎美人”路子。按照罗伯特·麦基的说法:“没有蛇蝎美人,就不叫黑色电影。”有意思的是,《第三人》反驳了罗伯特·麦基的观点。毕竟,美丽的阿莉达瓦莉(AlidaValli)所扮演的斯科姆特小姐并没有“蛇蝎”的本质,反而流露出一份令人怜悯式的楚楚动人。
卡罗尔·里德深知,“黑色”的韵味并非是源于黑夜本身,而是源于制造黑色所传达的“阴郁”与危机四伏的紧张状态:黑暗的街角、灯光映照的巨型身影、走不出的地下通道等。《第三人》的故事是通过马丁斯(约瑟夫·科顿饰)的视角展开的。马丁斯是一位没什么名气的作家,应哈里·莱姆(奥逊·威尔斯饰)的邀请,前往维也纳工作,却发现哈里·莱姆已死。
然而,在马丁斯调查哈里·莱姆死亡的过程中,他发现那个见到哈里·莱姆出车祸时的“第三人”至今未出现,并由此怀疑哈里·莱姆是被人谋杀,从而陷入追求真相的迷雾之中。随着调查的深入,马丁斯接近了哈里·莱姆“死亡”的真相。与此同时,马丁斯与哈里·莱姆的相好斯科姆特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或者直白地说,马丁斯爱上了美人斯科姆特。
“死亡”的谜底终于在影片的末尾揭晓,这是黑色电影的套路,自然《第三人》也不例外。在影片临近结尾时,哈里·莱姆“死亡”的秘密被揭晓。但是,影片并未戛然而止,而是要利用“死亡”的话题来探讨战争背景下有关民族、社会、道德、亲情等复杂问题等。实际上,卡罗尔·里德要揭露“第三人”的真实面貌并非是“个体”的哈里·莱姆,而是群像的哈里·莱姆,以及指向了造成这座城市诸多问题的根源——“贪欲”。
《第三人》被评为“20世纪最佳英国电影”,获得第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70余年过去了,《第三人》的魅力仍然不减。这种魅力来自于下着雨的黑夜,来自于看似畅通无阻却无法逃脱的地下通道,来自于马丁斯的“最后一枪”,来自于一盘盘稀释的盘尼西林造成的妇女儿童脑膜炎的病症与死亡,更来自于斯科姆特冷漠无情地从马丁斯的眼前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