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型冠状病毒最小患者9个月了解免疫力常 [复制链接]

1#

新型肺炎疫情爆发的开始阶段,儿童被认为是不容易感染人群,所以大家很多就以为儿童不会被感染。

近几天接连报出有低龄儿童感染,1月25日,广西河池市确诊一名2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月26日18时至27日9时,北京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中,最小的感染者仅有9个月大!

总体来说儿童感染的比例要比大人低,但是并不等于儿童不会被感染,也不是因为儿童的免疫力比大人好,相反,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所以比大人的免疫力要差。

儿童不容易被感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儿童一般接触外界的人少,所以感染几率低,并不是说儿童面对面接触病毒不被感染。

今天我们就深入聊一聊有关儿童免疫力的事儿。

1.什么是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摘自《百度百科》

经常听到妈妈们说:“我家孩子免疫力太弱了,特别爱感冒”,“我家宝宝经常感冒,是不是免疫力有缺陷?”“我家孩子很少生病,免疫力特别棒!”那么问题来了

2.宝宝老生病就是免疫力弱吗?宝宝不生病就是免疫力强?

这种说法不正确!

首先,给大家展示一组数据:研究发现,6岁以下的儿童,平均每年感冒6-8次,而每次可能持续2周的时间。按这个数据算下来,一个健康的孩子可能在小半年的时间内都在生病。这是完全正常的。是不是有点颠覆认知?

原因是什么呢?

宝宝出生会从母体带出一些抗体来抵御外界病毒细菌的侵袭,这些抗体在宝宝出生6个月之后逐渐消耗掉。之后宝宝开始独自面对外界的环境。妈妈们应该都深有感触,宝宝出生后前几个月一般不容易生病,但是6-8个月之后慢慢就开始生病了。

通过接触各种各样的外界细菌、病毒,宝宝的免疫系统就会不断地产生相应的抗体,宝宝的免疫力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通过外界病原的刺激来完善的。如果宝宝接触的病原的剂量大,那么宝宝就会出现生病的症状。

不要给孩子乱贴免疫力低下的标签!

真正的免疫力低下的宝宝通常每次生病都是严重感,比如脑膜炎、败血病,而且患病持续时间比较长,频繁生病并且生长发育滞后,每次生病不能自行好转等特征。

3.怎样增强宝宝免疫力呢?

适当接触病毒细菌

有妈妈特别在意细菌病毒,宝宝的玩具每次玩后都要酒精或者消毒剂消毒,这样虽然杀菌彻底,但是却不利于宝宝的免疫力的完善,因为宝宝正是通过不断地接触小剂量地病毒细菌,免疫系统才不断完善起来。

母乳喂养母乳中富含SIgA、乳铁蛋白、双歧因子、溶菌酶等免疫因子,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以及美国卫生部,都提倡母乳喂养到两岁。

搭配饮食以及合理运动

例如,维生素A能促进糖蛋白的合成,维生素C能增强白细胞的战斗力,除此之外,微量元素锌、硒、维生素B1、B2等多种元素都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合理搭配。运动通过调控神经内分泌机能,对免疫系统起双向调节作用。

最后,希望大家的宝宝们都身体棒棒,百毒不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