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1013/j1hvyqj.html如果不是拍照这个“无心之举”,今年31岁的王超(化名)可能永远不会发现“疫苗过期”这个秘密。
10月11日,连同王超儿子在内的两名幼儿,在江苏南通新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了过期疫苗。
第二天,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社会事业局发布通报称,已责成新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涉事接种医生作停职检查处理,经清查未发现其他过期疫苗。
官方通报显示了该案发生的“偶然性”,但“偶然性”背后却暴露出疫苗监管和使用中的种种问题。在“谈疫色变”的背景下,关于疫苗回收、监管等问题,更值得公众思考:本应被及时回收的疫苗,为何会出现在地上?接种医生为何没有履行仔细核实疫苗信息的职责?接种过期疫苗后,对于幼儿的健康权如何保护?
两名幼儿接种“过期疫苗”
10月11日下午,与往常一样,王超带着自己6个月大的儿子,来到位于江苏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
当天,他的孩子一共要打两支疫苗,其中第二支是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按规定,一瓶疫苗可以接种5名幼儿,王超的儿子是当日下午第二名进行接种的幼儿。
13时10分,第一个宝宝接种时,疫苗瓶子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医生捡起瓶子后继续摇匀并注射接种。此时,王超随手用手机拍了瓶子的照片。
王超的儿子接种完疫苗,就来到观察区。王超拿起手机翻看了刚刚拍的瓶子照片。他发现,疫苗瓶体上显示的生产日期竟然是年6月15日,过期日期则是年6月7日。离事发的10月11日,已经过去4个多月。
随后,王超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反映了情况,便及时制止了接下来其他孩子的疫苗接种。随后,所有疫苗瓶子都被直接收走。
让王超郁闷的是,儿子这时已完成接种。当他向接种的医生反映疫苗过期这个事实后,对方的回复是“我不知道,我只是负责打针的”。
让王超更气愤的是,明明两家孩子接种疫苗的部位都是胳膊,但医生却在儿子的疫苗本上记录接种部位是“屁股”。
而两个孩子明明接种的是同一个疫苗瓶子里的疫苗,但两个人的疫苗本上却显示接种了不同批号的疫苗,就连电脑系统内登记的也是两个不同批号的疫苗。“这两个批号和真实的批号也都不同。”王超至今不明白怎么回事。
最让他们不放心的还是孩子接种“过期疫苗”之后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当晚,王超立即带着儿子前往当地妇幼保健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两个幼儿的白细胞均高出正常范围,尤其是王超的儿子检查出来的白细胞指标更高一些。
尽管他的儿子并没有出现感冒、发热、流鼻涕、扁桃体发炎等症状,精神状态也显示良好,但医生仍建议输血治疗。
因为尚未查明病因是否由于过期疫苗引起,王超拒绝了医生的建议,并带着儿子前往上海进行进一步检查。
涉事接种医生停职检查
10月12日,南通开发区社会事业局也向媒体通报称,10月11日下午,有家长反映孩子接种了过期疫苗。南通市、区卫生、药监、公安等部门迅速成立工作组开展调查处置。
据介绍,经调取现场监控视频和对接种医生询问调查,涉事接种医生在接种时失手掉落了已去掉顶盖、未经稀释的A群流脑多糖疫苗瓶(有效期至.06.28),在寻找时从桌底捡到一支无顶盖的同品种疫苗瓶,未核对就对瓶口进行消毒,并将稀释液注入瓶中,之后为两名儿童进行了接种。家长发现该支疫苗已过期(有效期至.06.07)。
通报称,现场清查时,中心工作人员找到了一支无顶盖的同品种疫苗瓶,批号与当日领用的其他同品种疫苗一致,有效期至.06.28。工作组对该批次疫苗立即进行了封存,对该接种点所有疫苗批号进行了清查,未发现其他过期疫苗。
通报还称,工作组将接种了该支疫苗的医院进行医学观察,组织专家进行了会诊,并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