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核的小知识,众所周知,卡介苗(BCG)是最早应用于人群的疫苗之一。
一般情况下,国内是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要接种该疫苗。很多卫生机构(WHO/IUATLD/EPI)公认卡介苗用于预防婴幼儿结核病性脑膜炎和播散型结核病,在接种后第一个5年预防作用超过80%,15-24岁为67%。但对于成人结核病的预防效果,争议却一直存在,多数认为无高保护率,并不能预防肺部潜伏感染的结核菌复燃而发病。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有点疑惑了,什么叫肺部潜伏感染结核菌啊?感染了不就是结核病人吗?这有什么区别呢?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者Latenttuberculosisinfection(LTBI)定义为:机体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发生临床结核病、无临床细菌学或者影像学方面活动结核的证据。潜伏感染主要通过结核菌素实验(PPD)和γ-干扰素释放实验(IGRA)检测来发现,但PPD和IGRA阳性可能只能说明体内有结核分枝杆菌,是否发病需要进一步诊治。潜伏感染者并不等于确诊病人,但有约1/10潜伏感染者会发展为结核病确诊病例。
虽然潜伏感染者并不等于结核病患者,但对于这些朋友而言,结核病仍然是他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云。
而就在年圣诞夜当天,某报刊出某公司如下信息:
要知道,结核病目前仍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是高于艾滋病在内的单一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年,全球HIV阴性患者因结核病死亡例数为万例(-万),HIV阳性患者因结核病死亡例数为30万例(26.6-33.5万),而同期还有约万结核病新发病例,其中2/3患者来自于: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和南非。此外,据估计全球23%的人口(约17亿)存在潜伏结核感染。上述疫苗如果成功上市,正好针对这类人群,可以填补起这一空白。
当然啦,新疫苗能不能成功上市成为广大潜伏感染人群的福音,这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在眼下,我们还是要从身边做起来预防结核。
小U还是要再和大家科普一下结核菌的传播渠道:
而潜伏感染者能否发病可能与所感染结核菌的数量、毒力和自身的免疫力有关系,所以要预防结核病就要:
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当然,我们也期待新疫苗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