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吐下泻被送进ICU,有医院一周连续收治 [复制链接]

1#
北京荨麻疹专科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119257.html

本以为只是吃坏了肚子,医院急诊一查竟是感染了细菌性脑膜炎,70岁的杨奶奶(化名)就这样被送进急诊重症监护室。

而像杨奶奶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医院急诊科医生表示,早春是细菌性脑膜炎的高发季,医院近一周就连续收治两例患者,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感染脑膜炎被送进ICU

近一周连续收治两例

近日晚,杨奶奶和老伴吃完饭后上床休息,凌晨时分,她突然感觉腹痛难耐,起身去了卫生间。过了许久后,杨奶奶的老伴发现情况不对,来到卫生检查看,发现杨奶奶正上吐下泻。

此时老两口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认为是吃坏了肚子,可折腾了一夜,杨奶奶的情况反而愈演愈烈,医院。到医院后,医生在给杨奶奶量了体温后发现已烧到39度,立马进行降温对症处理。虽说杨奶奶的体温逐渐恢复,但她的神志却越来越模糊,当地医生认为老人患的可能不是常见的肠胃炎,医院。

待一家人来到医院急诊科时,杨奶奶已处于浅昏迷状态。经医生详细检查,判断杨奶奶是患了细菌性脑膜炎,由于情况严重,立即将她收入急诊重症监护室做进一步治疗。

“脑膜炎是一种高发于冬春季节、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感染性疾病,成人常见,儿童患者尤多,许多病原体均可引起本病。”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方金燕介绍,近一周以来,急诊科已经连续收治了两名像杨奶奶这样的重症脑膜炎病人,这些病人年龄在五六十岁,而婴幼儿脑膜炎的病例这段日子也不少。

方金燕表示,细菌性脑膜炎的初期症状也许并不典型,部分患者发病前会出现发热、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极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是“吃坏了东西”而未引起重视。一旦病情进展,很快就会出现嗜睡、谵妄、昏迷等意识改变的症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春季是脑膜炎高发季节

这些人群中招风险更大

据悉,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全世界变化很大,最高可达0.%,最低为0.%,但该病死亡率很高,为17—40%。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人群非常广泛,主要为免疫能力低下的婴幼儿和老人,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未接种结核疫苗的人群等,日常预防中要从多方面入手:

脑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导致的传染病,因此在生活中要加强卫生意识,勤通风,勤洗手,流感季节注意佩戴口罩,注意饮食干净等。

注射疫苗是预防脑膜炎最好的办法之一,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有效抗体能降低感染后死亡、重症、伤残的发生率。

值得注意的是,脑膜炎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要尽量与脑膜炎患者保持距离,也可以通过服用磺胺类药物来达到预防效果。方金燕提醒,若出现发热或意识障碍时,应及时就诊。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